新疆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曉青)今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2個世界母乳喂養周,日前,記者走進由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建設的新疆首家公益性母乳庫了解到,運行近半年來,該庫基本達到供需平衡,累計接收檢測合格的母乳16.378萬毫升,陸續為30余名早產患兒無償提供母乳。
8月2日,在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該科護士長靖燕紅為早產兒喂食公益母乳庫提供的母乳。(全媒體記者李曉青攝)
多項檢測確保母乳安全
自然冷藏解凍、巴氏消毒加熱、計算好喂食劑量……8月2日11時,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護士長靖燕紅手持裝有母乳的奶瓶,耐心地喂食躺在保溫箱里的早產兒星星。
半個多月前,體重僅有1.6公斤的31周早產兒星星進入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進一步治療后,經家人同意接受了母乳庫的捐贈母乳喂養,目前各項發育指標正逐漸好轉。
當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今年2月底,該院正式啟用公益性母乳庫,堅持免費捐贈、無償使用的宗旨,向社會公開招募母乳捐獻者,截至目前,已有15名志愿者符合標準并順利捐獻。
記者看到,該院母乳庫設置有采奶室、儲存室,配備專業醫護人員對捐贈的母乳進行檢測、消毒等。在母乳庫儲存區,經過檢測合格的母乳會立即儲存在零下20℃以下的醫用低溫冰箱內,每一袋都清楚標記入庫時間等相關信息。
為保證母乳質量及安全性,母乳庫有一套嚴格的操作流程,捐受雙方都要簽訂協議。醫院會對捐贈者進行免費的乙肝五項、艾滋病等傳染病篩查檢測,對捐贈的母乳進行細菌學檢測,受捐寶寶食用前還要進行巴氏消毒,整個過程中產生的所有費用皆由醫院承擔。
母乳捐贈者李潔瓊家住寶山路,今年3月得知烏魯木齊有了公益性母乳庫,她第一時間聯系母乳庫,并前往醫院咨詢、捐贈。
“母乳對新生兒來說十分珍貴,作為一名媽媽,我想通過這個方式做些有意義的事。”李潔瓊說,通過母乳庫平臺,她還獲得了不少母乳喂養知識和指導,更加了解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和意義,堅定了母乳喂養的信心。
母乳不只營養更是“良藥”
當前,早產和早產兒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在我國,隨著高齡、高危孕產婦增加,我國早產發生率已上升至10%左右,是圍產科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8月3日,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作為全疆分娩量最大的醫院以及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兩級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建立母乳庫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更多早產、出生體重過低和患腸道疾病的嬰兒吃到健康的母乳。
“對于早產兒來說,母乳不僅極富營養,更是‘良藥’。”靖燕紅說,母乳是嬰兒成長中最安全、最易消化吸收、營養成分比例最好的天然食物。早產兒母親因母嬰分離,容易產生焦慮情緒,泌乳困難,喂養信心不足。以往醫院里的早產兒如果遇到母親沒有母乳,就只能用早產兒奶粉喂養,雖然奶粉可模仿母乳成分,卻不可能與母乳完全一樣。
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可以有效促進早產兒腸道成熟與發育,提供理想的腸內營養、盡快達到全消化道喂養、減少靜脈營養,并明顯降低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從而縮短住院天數,降低住院費用。
為了提高更多新生兒家庭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認識,目前,市婦幼保健院設立了母嬰室、母乳喂養咨詢門診,并通過孕婦學校、“世界母乳喂養周”進社區義診宣傳等活動,加強公益性母乳庫和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
“目前,母乳庫還處在起步階段,只能基本滿足院內早產兒及危重新生兒的需求,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愛心人士加入,讓更多寶寶受益。”靖燕紅說,年滿20歲以上,身體健康的女性分娩后的10個月內,均可向母乳庫進行自愿無償捐贈。捐贈者可先通過捐贈電話0991-7914139、13579972561進行咨詢,符合條件的捐贈者在簽訂捐贈協議、學習正確的收集、儲存、運送方法后,即可進行母乳捐贈。